老闆買股?庫藏股?|台灣|事件觀察
你一定看過這樣的新聞:某某公司的老闆或高級主管上上個月買了多少張股票,上個月又買了多少張,說這個月還要繼續買下去。
有時候不僅內部人員持股異動事後申報每個月增加,甚至還搭配了庫藏股,對市場明示的意味非常濃厚。
每當看到這種密集風向,我就會自動聯想到一個宏達電(2498)的經典案例,然後做出基本的利多或利空判定:
《2012/11/21新聞:台股驚爆內線疑雲 誰賺最大?》
宏達電在2010年到2012年股價造山的過程當中,最常看到的風向就是內部人員持續買股、異常密集的庫藏股《宏達電庫藏股查詢》。
尤其在後面下跌階段,庫藏股以外,董事長王雪紅個人名義買了多少張股票的新聞《2012/7/14新聞:王雪紅18億買5千張宏達電》還一直見報,瘋狂宣傳。
那時候的我就在想:為什麼公司執行了庫藏股、老闆還大買5000張,但股價還是撐不住?
源於特定外資的持續賣超!
特定外資哪來這麼多籌碼可以賣?
檯面上看得到庫藏股在買、老闆個人名義買5000張,檯面下根本就不知道實質控制公司藏身外資身份的外圍戶頭賣了n萬張。
在2010年到2012年,股價遠高於淨值的高檔區,高價買進庫藏股損及股東權益的程度非常大之時,瘋狂的執行,執行率非常的高;等到股價再起不能時,反而2013年、2015年、2016年象徵意義執行了各1次庫藏股,但且執行率非常低。
這是為何?細思即懂。
始作俑者(宏達電),其無後乎!這幾年來不少披著成長股外衣的鎖碼股,股價先飆到天上以後,內部人檯面上要申報的數字微幅增加給市場看、或者才開始異常在執行庫藏股,就不一一點名了。每當看到這些徒子徒孫,個人就會感謝宏達電當年的經典案例太深刻,讓我從未在類似的手法中損失過半毛錢。基本的利多利空判斷:
1.位階:庫藏股的股價位階有沒有嚴重損及股東權益?內部人買股給市場看的位階,是不是在天上?以這標準,《友達董總帶頭買》,個人就會持平去看,可以視為內部人在摸景氣循環的底。另一個重要的案例就是《2022/10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開始質押買入加碼台積電股票》當時股價約400塊,今天(2024.03.15)已經來到753囉!
2.老闆或內部人檯面上的持股多寡:如果一家公司,老闆個人名義需要申報的持股不多,主要用來控制公司的持股主體都掩藏在檯面下。哪天突然用個人名義買股給市場看還狂發新聞,就要特別小心是否有檯面下的特定賣壓出籠。
3.可直接判斷的買股目的是否單純:內部有實質控制力的人,如果真的看好公司,一定是低位階就買了,不太可能高位階時才跟著市場在追,追給市場看。(這跟第一點很類似)例如:農林的大股東三陽去(2022)年已經全控農林了還繼續在買,目的就清理戰場,目的單純就是杜絕之後的挑戰者而已。庫藏股的目的則比較多元,個案按實際情況判斷。
4.持續性:只是為了炒股出貨的宣傳,內部人買進跟庫藏股都只會密集在一段股價高檔時期而已,不會有太久的持續性。當然也有正面案例,最近幾年最經典的是宏碁的陳俊聖。雖然是專業經理人,但是幾年時間持續的買進自己經營的公司股票,也鼓勵公司其他專業經理人、員工買進。不論股價波動的這種持續性顯然就是可以信任的,經營層的專業經理人把自己的收入跟熱情很大一部份都投注在了宏碁。而且公司或產業不好時會明說,但在說不好的同時,他還能提出解決方案、應對策略,這很值得激賞。所以個人只要宏碁在震盪的區間下緣,其實都是能買來長期持有或做中短線價差的。
只要人性不變,只要人類還在,一切未知的都是已知的。人類只不過換個形式,在重複昨日而已。所以老生常談
「公司高層賣股票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低檔借錢買股票時,往往只有一個原因!」